旅行的意義是什麼?
強力推薦有打算出國長時間旅行的人一定要看這本書!
(警告:以下文章落落長,廢話很多)

 

第五本書是陳宇欣的【我就是想停下來,看看這個世界】

推薦指:★★(好看到不得不再加一顆星星)

05 我就是想停下來看看這個世界  

這本書是流浪畫畫少女夯姐借我的,謝謝夯姐的推薦,真的受益良多呀~~~ 啾咪啾咪

 

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主題。

首先是推薦序(我個人很愛序的部分),是由《過客》的創始人小辮兒寫的,OMG!!! 過客耶,看到這我就超興奮了!因為過客(在南鑼鼓巷)是我之前去北京玩時的最愛,也是除了早餐店跟民宿之外,唯一我在一個禮拜內又再次造訪的。

過客之所以重要,因為他是把「Lonely Planet」引進中國的重要人物,而且他賣的北京烤鴨披蕯很好吃,店裡也一直在宣傳「一定要去旅行」的概念,非常有fu!

↓這一個是菜單的封面(Better Travel Than Dead)
0501

↓這個是名信片的信封我們同沒錢旅行和沒時間旅行的思想還要進行長期的鬥爭
0502  

但是…他寫的序我看不懂,大概是口音太重了,或是我突然有了閱讀障礙吧,總之大家可以挑戰看看!(不過「過客」還是推薦大家要去!)

 

這本書的作者是大陸人,我也是看了幾篇後才發現的,一開始還想說哪個厲害台灣人可以找到大陸人寫序呢,哼哼!(廢話真的很多)

咳咳,重點來了…

這本書之所以好棒,是因為:

1.  這個小女生思考非常的有條理,讓我忍不住讚嘆:「好久沒看過思路這麼清楚的書了呀~」

2. 她解決問題的方式,這部分讓我好敬佩。

一是她決定休學出國時,她所做的並不是豪爽毅然決然的直接飛出去,而是仔細的與每一位教授溝通為什麼她要這麼做,認真的與父母溝通取得同意(如果父母不同意她就不做,因為她並不想賭上親情),並花近一年的時間規劃,向世界各地投出兩百多封的履歷,並請身邊好友幫忙分工規劃…等等。像她說得:

 

你也許還會擔心自己勢單力薄,無法獲得家庭和社會的支持,我卻一遍又一遍從自己的故事裡發現:如果你知道要往哪裡去,全世界都會給你讓路。

 

總之,出發!

 

 

二是當她旅途中遇到困難時,她可以清楚的在腦中列出:解決方法1, 2, 3...然後用她厚臉皮不怕死的態度去化解所有問題

三是她對不同文化的態度。她尊重不同的文化觀念,不把自己覺得正確的想法套在別人身上。

 

她的話讓我覺得沉重,卻也不忍心用自己固有的思維去揣摩她,或者用我對夫妻關係的看法去引導她什麼。對於她來說,我來自於另一個社會和道德體系,那個社會的行為準則並不是衡量萬事萬物的準繩。事實上,沒有任何一個文化能狂妄到凌視一切。我嘗試著去從她的視角來看待她的生活:已婚,健康,有願意守在她身邊的丈夫,有乖巧的孩子,有掙錢的工作,這是個多麼幸福的女人啊!想到這些,我也為她快樂起來。

 

同樣一件事情,用不同的眼光來看待,產生了截然不同的結論。以前的我,大概會義憤填膺地勸她改變自己的命運,做一個傲視陋習的勇敢女人,但這次,我放棄了慫恿她去改變的念頭:這不僅幫不了她,反而會給她帶來麻煩──挑戰世俗的女人大都結局悲慘,為什麼一定要慫恿奧爾加去做一個女英雄?

 

 

最後是她對生活的態度,她的勇氣、她的樂觀、樂於助人,最後也都回饋到她的身上。

 

看完了,我覺得過去我所有的不過是一股傻勁,說走就走,走馬看花,我真正在旅途中得到多少、學到多少?每個人對「旅行的意義」的解釋都不同,也許旅行應該是件輕鬆的事,但我還是期許自己能擁有更多的知識、更開闊的心胸,加油!
(不然我都不敢跟人家講我去旅行,都只敢跟人家講我去玩的啦~)

 

*****除了上面破梗的以外,書裡很喜歡的部分*****

 

● 離開是這世上最容易作出的決定,而離開也是這世上最難以執行的決定。剛剛萌生出上路的念頭,就被一大串現實的問題打擊得抬不起頭來。

● 不做計畫和期待,讓一切自然發生,然而生活會還給你的驚喜,超出想像。

● 在路上聽愛情故事是一種享受,但我並不相信旅途中迸發出的感情。當旅行者各自從他們生存的土壤裡抽離出來,隨風遊走的時候,他們暫時拋卻了身外之物,只和自己的靈魂在一起,所以在路上產生的感情大都真切動人,我相信那是真正的靈魂伴侶的愛情。然而,感情的維繫僅靠愛情還遠遠不夠,當雙方各自縮回自己早已習慣的世界,會發現除了愛,原來還有那麼多東西隔在兩個人中間──距離、宗教、民族、觀念等等。勇敢的人會如飛蛾撲火般投入愛的懷抱,只爭朝夕,而我不會,並非因為我傳統膽小,而是我對愛情更貪婪,我想要的愛是更加持久穩定的關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br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